自7月15日三河梨園采摘季開始以來,三河社區的6名工作人員便從管理人員的角色轉變為“賣貨郎”,每天清晨天不亮,修士超、張偉等6名年輕的管理人員便每天堅持將精品包裝撿挑余下的四級梨分散到農場農貿市場和周邊鄉鎮的集市去賣,他們街邊擺攤設點叫賣的吆喝聲吸引得不少大爺大媽的圍觀并爭相購買三河梨,大家一邊買梨一邊樂呵呵的說,現在的干部可真行,賣起來梨來也是有模有樣的。
據了解,三河梨園每年共產梨幾十萬斤,除了包裝精品梨外,其余部分均是進行零售。而承擔著這個銷售任務的就是社區的6名年輕的管理人員,他們從梨采摘季開始,每天上午到將分撿下來的四級梨裝車運到三河周邊鄉鎮的集市進行零賣,每天清晨天沒亮,他們便分批將一筐筐梨果裝車然后到周邊的鄉鎮去售賣,下午利用下班時間到縣城人流量集中的地方進行零售,從采摘季開始到目前他們梨的零售收益已達6萬余元,盡管銷售時節天氣炎熱,但他們始終堅持每天早早的來到市場,最后一個離開。8月28日早晨,筆者在三河農貿市場門前見到了正在賣梨的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認真的為每位來買梨的顧客挑梨,耐心的解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秤重、算錢,儼然像一個專業的生意人,一位買梨的大媽見到筆者的到來,樂呵呵的說,我就喜歡吃我們三河的梨,只要他們來賣,我吃完了就來,就沖著這些年輕人的精神,現在的年輕人這樣務實肯干的太少了,他們哪里像干部啊!的確,在筆者蹲守拍照的一會時間,前來購買梨的顧客就達十多個,而這些所謂的“賣貨郎”們不厭其煩的為大家挑梨,耐心的等待著顧客細心的挑揀。據悉,這樣賣梨的日子他們還要堅持一段時間,直到將保鮮庫里的四級梨全部售完,他們的工作才算真正的完成。當筆者問他們覺不覺得苦時,他們則樂呵呵的說,不苦,只要能將梨全部賣完了,我們就開心了!因為,梨園豐產又豐收是他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