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按照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聯合體,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健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利益聯結機制,讓群眾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抓住農業示范園建設、牽住了鄉村農業振興的“牛鼻子”。把握社會主義新農墾建設的目標“二十個字”的內涵、把“生產發展”放在首位。生產發展離不開農業機械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業機械化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建設新農村,農機起著基礎性、主導性、決定性作用。不斷提升糧食安全保障現代化水平,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穩定。
美麗農業建設取得新成效。黃海因地制宜發揮特色農業資源優勢,科學謀劃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推動農業創新發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強產品和品牌推廣,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規模適度、管理有效、人力成本科學”為原則,重新設定生產單元,合理規劃生產區、大隊面積,將能吃苦、敢擔當、技術優的管理人員充實到主管崗位,提高精準化管理水平。隨農時季節、管理需求、田間苗情等,實時分類制定農業生產操作規程,加大督查和獎懲力度,確保“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見實效。加強前期市場調研,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規避市場價格風險。和宿遷大華簽訂1.3萬畝小麥保種訂單,和鴻訊科技、國民生物科技簽訂2.4萬畝優質水稻訂單,有效對沖價格波動,同時為場頭贏得主動。在集團公司的堅強領導下,高度重視地方政府關系促進和維系,積極爭取惠農政策落戶基地。經過多輪談判和磋商,在宿遷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協同宿遷市農委,成功申請到江蘇省稻谷價格補貼。補貼總額突破700萬元,為新時期墾地融合發展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同時,黃海用農業機械來裝備現代農業,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增產、職工增收,需要農業機械化提供硬件支撐,農業機械是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的載體,是發展現代農業的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在提高農業生產抵御風險能力方面效果顯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為實現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尤其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成為糧食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不同規模的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機化推廣服務體系,強化農機化推廣工作,大幅度提高農機科技進步對農業增效的貢獻率。告別了傳統農業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局面。
此外,黃海陸續投入突破1100萬元,開展農田水利、土地復墾、水泥曬場、涵閘新建及日常土建維修等項目20余個,高標準農田面積增長至78%,有力提高農業生產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鑒于德方農機的優越性能和優異表現,投資600萬元,購置7家合作伙伴農機具,為分公司現代農業注入德歐“血液”。投資400萬元,購置育秧流水線、插秧機、收割機等農機具,進一步增強國有農機實力。2018年,自然災害頻發,而分公司麥稻周年產出水平不降反升,可以說,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強大的農業機械力量功不可沒。讓職工群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