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農場城東居委會渠星小區89歲高齡的原102師戰士胡福生,雖然身患癌癥20余年,他從不把自己當作病人,總是笑口常開,快樂生活,熱愛運動,是農場老年一簇中的快樂老人,同時他也是淮海學校多次請去進行黨史教育和軍墾傳統文化傳承的課外輔導員。
初次見到胡福生這個老人,是從通訊員寫的報道上得知他的信息。胡福生在生活中不僅是生活講究,每天穿著時尚得體的衣服,脾氣也是不狂不燥而且在生活中充滿自信,喜歡早上練太極拳,下午打牌玩樂,晚上散步,同時他遇事還會積極幫助他人,即便是近90歲的老年人了,依舊是每天定時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特別是他每天還用手機參加學習強國答題和學習,真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就是我,照片已經貼上去有11年了。”昨天上午,在農建四師陳列館中,應邀參加給淮海農場學校六年級學生進行黨史和軍墾文化傳統教育的胡福生,剛踏進陳列館中,就來到當年仍健在的老軍墾照片墻前,指著上邊的照片說。
“現在我們的生活多好啊,國家強大,人民幸福,生活和諧,家庭快樂。這可是我們在這里建場時,大家的普遍愿望,如今這些愿望都實現了,這怎么不讓我們感到幸福快樂呢。”在與老人的攀談中,老人侃侃而談,“現在農場職工群眾的生活,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沒有農建四師老一輩將士的無私奉獻和一代又一代淮海人的傳承,這一切將無從談起。”
我們注意到,胡福生老人目前雖然聽覺有點障礙,但他思維清晰,談吐組織嚴密,已經接受過淮海宣傳部門和射陽縣檔案局的專訪,多次參加淮海農場學校舉行的黨史和軍墾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是農場學校的課外輔導員。
“我們給學生們就是要多講講過去黨的歷史,多說說農場的建場史,讓他們在實境教育和感悟中,提升思想境界,從而接過淮海人的接力棒,一棒一棒向下傳,確保農場的事業后繼有人。”胡福生表示。圖為胡福生老人在給學生們講傳統時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