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新洋農場公司迎來了一批原新洋農校的的師生,他們都是無錫下放新洋的知青,后考上了新洋農校。
為了培養農業科技人才,1964年秋,新洋農場黨委受省農林廳委托,創辦了半農半讀農業學校,這是當年農場的“最高學府”。通過文化考試和政治審核,1965年和1966年從下放新洋的無錫知青、鹽城知青和職工子女的初中畢業生中招收了兩屆201名學生。辦學期間,雖然受到了“文革”的沖擊,但這批學生通過運動和文化學習,政治上成熟,文化知識扎實,畢業后很多人成為農場各級管理、財會、教育、醫療等戰線上骨干,這些知青回城后成為城市建設的有用人才。回城了,他們忘不了貢獻青春的新洋農場,忘不了農場對他們的教育和培養,時時惦念著農場,將新洋視為“第二故鄉”,常有師生回新洋探訪。
這次他們回新洋探訪受到了有關領導、老職工和留場同學的熱烈歡迎和熱誠接待。他們參觀了場史陳列館,探訪了農校舊址。金龍灣文化生態園就是原農校的一部分,當年的教師辦公室,教師宿舍、師生食堂以及養豬養牛的畜牧場就是在金龍灣的地盤上。因此,這些農校師生對金龍灣這塊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如今,舊貌換新顏,他們感嘆萬千。
師生們還坐車沿環場公路游覽了農場,綠油油的小麥平展如洗,麥穗點頭向師生們點頭致意。看到當年的他們灑下汗水的鹽堿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師生們除了感嘆還是感嘆。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