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分公司10大隊三灌河大橋北堍有3株60年樹齡的老榆樹,樹高20多米,樹徑最粗的地方有60多厘米。這是新洋農場樹齡最長的樹,是1960年代初建隊時首任隊長孫國山帶領職工栽種的,當時一共栽了了10株,歲月滄桑,或是土壤鹽堿重、或是牲口啃咬、或是車輛碰撞、或是人為攀折而夭亡了幾株,最后只存活了這3株。六十年來,小榆樹在風風雨雨中艱難成長,年年長高,年年變粗,小榆樹變成了老榆樹,傲然挺立,見證了新洋不斷成長壯大,訴說著新洋的滄桑巨變。
榆樹適應能力強,不擇水土肥瘦,過去農場栽種很多。隨著樹種的更新,新洋的榆樹已很少很少,這樣的老榆樹更是獨一無二。建場后,農場的土壤鹽堿重,一般樹種都很難存活,栽種了榆樹、洋槐、苦楝、烏桕等耐鹽性較強的樹種,對綠化環境,改善生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這些樹種生長緩慢,成材期長,有的甚至難以成材,樹栽了不少,但難見經濟效益。后來,土壤得到改良,鹽堿下降,于是,就將榆樹、洋槐、苦楝、烏桕等老樹種逐步淘汰,引種了生長快、成材快、見效快的的水杉、意楊等樹種。這3株老榆樹有幸逃過了被淘汰的一劫,成為新洋樹種變化的實物,成為新洋滄桑巨變的見證,成為新洋發展的歷史文物,如果沒有不可抗拒的災害,這3株老榆樹將繼續見證新洋更輝煌的明天、后天……
圖為3株60年樹齡的老榆樹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