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路燈不亮、哪里公廁水路出現問題,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的工作雖然不起眼,也總是默默無聞,工作再苦再累,從不推卸抱怨,他就是社區水電工李素兵。近日,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契機,他又將工作的觸角延伸到社區與居民家中,在平凡的小事中發揮著光和熱。
作為社區工作人員中的一員,居委會的電話就是李素兵的工作指令。接到“指令”后,他趕忙收拾工具箱,匆匆趕往現場。拆開電板、檢測電路......不一會兒,他就順利解決了問題。
為了干好綜合維修工作,除了苦干實干,還要勤于鉆研。為解決好場部公廁感應沖水閥故障,李素兵從網上自學相關維修知識,秉承著“能修不換”的原則,每年為公司節約了不少維修費用。
李素兵今年50歲,原是農業單位的一名工人,幾年前憑借一技之長被社區招聘為一名水電工,他不僅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發光發熱,也將樂于助人、為民奉獻的品質帶到了日常生活中。現在的他不僅是社區的“勤務兵”,也是居民的“家庭水電醫生”。
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李素兵積累了豐富的維修經驗,他利用維修特長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義務為居民維修家電、檢修電路、水路,為居民解決了小問題、大麻煩。
當一臺臺老電器重新運轉起來時,居民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幾年時間里,李素兵已經記不清給多少位居民修好電路、水路和多少臺家用電器,但是社區居民們卻把這個個子不高、身形微胖、說話有些慢的他記在了心里。居民們的“求助”讓李素兵相信,這項服務是大家真正需要的。自此,他便在社區扎下了根,只要居民需要,他總是隨叫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