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場已經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收割,而用鐮刀收割麥子的記憶已經存放在年老一代農場人的腦海中,現在的一些青年人可能連鐮刀是什么樣子都沒有見過。今天我從1955年6月15日第341期出版的《生產戰線報》第3版中,看到了一篇《收割的夜》的文章,用人物對話的方式,闡述了在近70年前,農建四師將士是如何用人手一把的鐮刀,進行白天加黑夜連續突擊收割小麥收割任務的,讀來一定讓你對文章的意境加以點贊,也一定會對你的心靈深有感觸。
“瓜到熟時蒂自落,麥到黃時要快割。”
梁莊工作站一千四百畝小麥,已全部黃熟了。為了不使勝利果實遭到損失,達到顆粒歸倉的要求,同志們全面投入戰斗。
白天過去,晚上徐徐的涼風吹拂著大地。同志們一天的疲勞,被這爽暢的風吹得精神又抖擻起來。
“看呀,快趕到前面去。”在麥叢里不知是誰在叫嚷著。
原來六隊韓日青、王永勝兩同志已呼嗤呼嗤地割到最前面去了,隊伍遠遠落在后面有五、六十公尺。他倆是割麥能手,白天割了足有五畝來地,這時他們還是勁頭十足。
王興榴、王克華、崔一榮等同志把鐮刀在夜空里揮了一下,也滿有信心地說:“兩天兩夜不休息也行,只要麥子搶收好。”
夜愈深了,麥田里更加熱鬧起來,到處是喇叭聲,有說唱、有音樂,更有同志們割麥的典型介紹。
“鄧參謀長也和我們一起割麥來了。”一個同志帶著驚喜的聲音,這個聲音雖然很低,但是已被整個割麥的戰士們感覺到了,一股熱流使得他們不知從那里來的力量在前進著。
一點三畝了,一點四畝了,一點六畝了……同志們割麥的成績在繼續增長著,同志們的歡呼聲響遍大地。
夜,收割的夜,歡呼的夜,多美啊!